所有公开日志
所有中文百科专业版公开日志的联合展示。你可以通过选择日志类型、输入用户名(区分大小写)或相关页面(区分大小写)筛选日志条目。
(最新 | 最早) 查看(前20个 | 后20个)(20 | 50 | 100 | 250 | 500)- 2015年6月23日 (二) 18:52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79981.jpg” (青年彭加木)
- 2015年6月23日 (二) 18:15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79982.jpg” (青年彭加木)
- 2015年6月23日 (二) 17:31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79983.jpg” (彭加木)
- 2015年6月22日 (一) 09:02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79986.jpg” (广西玉林市:高山村民居建筑群)
- 2015年6月9日 (二) 21:11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79990.jpg” ('''佰''':数目字“百”的大写。常用于票据、账目等。图为人民币壹佰元币(1999年版)。)
- 2015年6月9日 (二) 20:56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79991.jpg” ('''圆''':中国的货币单位,一圆等于十角。也写作“元”。图为第四套人民币伍拾元币。)
- 2015年6月9日 (二) 20:51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79992.jpg” ('''角''':中国货币的辅助单位,一元的十分之一。图为第四套人民币壹角币。)
- 2015年6月9日 (二) 20:50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79993.jpg” ('''角''':中国货币的辅助单位,一元的十分之一。图为第四套人民币贰角币。)
- 2015年6月9日 (二) 20:48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79994.jpg” ('''角''':中国货币的辅助单位,一元的十分之一。图为第四套人民币伍角币。)
- 2015年6月9日 (二) 20:44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79995.jpg” ('''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图为第四套人民币拾元币。)
- 2015年6月9日 (二) 20:37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79996.jpg” ('''五''':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对应于阿拉伯数字“5”。图为第四套人民币伍元币。)
- 2015年6月9日 (二) 20:23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79997.jpg” ('''二''':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对应于阿拉伯数字“2”。图为第四套人民币贰元币。)
- 2015年6月9日 (二) 20:19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79998.jpg” (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对应于阿拉伯数字“1”。图为第四套人民币壹元币。)
- 2015年6月9日 (二) 11:21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79999.jpg” (“乙”,天干的第二位,用作顺序的第二:乙等丨三级乙等(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
- 2015年6月9日 (二) 11:10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80000.jpg” (“'''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对应于阿拉伯数字“1”)
- 2015年6月6日 (六) 15:18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A001.jpg” (刘家丰在暨南大学(2009年))
- 2013年11月21日 (四) 21:54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91661.jpg” (殷墟:象牙杯(妇好墓出土))
- 2013年11月21日 (四) 21:53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91662.jpg” (殷墟:20世纪30年代发掘现场)
- 2013年11月21日 (四) 21:34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91663.jpg” (大河村遗址:连间式地面房址)
- 2013年11月21日 (四) 21:28 东方(讨论 | 贡献)上传“文件:91664.jpg” (平粮台古城:平粮台古城出土的陶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