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共和国(英语:Kyrgyz Republic;吉尔吉斯语:Кыргыз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简称“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Кыргызстан)。 位于中亚东北部,1991年从原苏联独立。首都为比什凯克市。北和东北接哈萨克斯坦,南邻塔吉克斯坦,西南毗连乌兹别克斯坦,东南和东面与中国接壤。边界线全长约4170公里,面积为19.99万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属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零下6℃,7月平均气温27℃。主体民族为吉尔吉斯族(或称柯尔克孜族,占总人口的52.4%),俄罗斯族和乌兹别克族均超过10%,乌克兰族和德意志族超过2%,其他民族还有维吾尔族、东干族、哈萨克族、阿塞拜疆族、吉卜赛族等。
在吉尔吉斯语里,“吉尔吉斯”是由“草原”与“流浪”两个词所构成的一个词,它的含义即“草原上的游牧民”。
公元前3世纪已有文字记载。6-13世纪曾建立吉尔吉斯汗国。16世纪被迫自叶尼塞河上游迁居至现居住地。1876年被沙俄吞并。1917年11月至1918年6月建立苏维埃政权。1924年10月14日成立卡拉吉尔吉斯自治州,属俄罗斯联邦。1936年12月5日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时加入苏联。1991年8月31日,吉尔吉斯最高苏维埃通过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目录
基本国情
- 国名 吉尔吉斯共和国(Kyrgyz Republic,Кыргыз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简称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Кыргызстан)。
-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旗地为红色。一轮金色的太阳悬于旗面中央,太阳图案中间有一个类似地球的圆形图案。红色象征胜利,太阳象征光明和温暖,圆形图案代表国家的独立、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和友好。吉尔吉斯斯坦于1936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52年起采用带五角星及镰刀、铁锤图案的红旗,旗面中间有一白色横条,其上下各有一蓝条。1991年8月宣布独立,后采用现国旗。
- 国徽 呈圆形。圆形上有一只展翅的雄鹰,其背后是山峰和太阳,两侧饰有麦穗和棉桃。国徽上的文字是“吉尔吉斯共和国”。
- 面积 19.99万平方公里。
-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7州2市:首都比什凯克市、奥什市,及楚河州、塔拉斯州、伊塞克湖州、奥什州、贾拉拉巴德州、纳伦州、巴特肯州。
- 人口 截止2019年3月,吉常住人口登记数量为640万人,男性占比49.3%。有80多个民族,其中吉尔吉斯族占72.8%,乌兹别克族占14.5%,俄罗斯族占6.2%,东干族占1.1%,维吾尔族占0.9%,塔吉克族占0.9%,土耳其族占0.7%,哈萨克族占0.6%,其他为鞑靼、阿塞拜疆、朝鲜、乌克兰等民族。
- 宗教 70%以上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
- 官方语言 吉尔吉斯语为国语,俄语为官方语言。
- 首都 比什凯克(Bishkek,Бишкек)。人口102.26万(2018年11月)。1月平均气温-6℃,7月平均气温26℃。南都奥什(Osh,Ош),人口29.31万(2018年11月)。1月平均气温-2℃,7月平均气温28℃。
- 国家元首 索隆拜·沙里波维奇·热恩别科夫(Сооронбай Шарипович Жээнбеков),2017年11月24日宣誓就职,任期六年。
- 重要节日 新年:1月1日;纳乌鲁斯节:3月21日;宪法日:5月5日;建军节:5月29日;独立日:8月31日。主要宗教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复活节等。
历史
根据近年吉尔吉斯斯坦及中国历史学家的发现,吉尔吉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201年。现时有关吉尔吉斯人最早的记录是《史记》,当时吉尔吉斯人被称为“鬲昆”或“隔昆”(马、冯,2000,142页)。《汉书?匈奴传》下记载:坚昆分布在丁零以西、乌孙以东、乌揭以北,“东去单于庭七千里,南去车师五千里”(马、冯,2000,143页)。吉尔吉斯人的始祖相信源自印欧语系的后裔,〈世界境域志〉与波斯地理学家葛尔迪齐提出吉尔吉斯人赤发,晢面,绿眼,身材高大。和印欧人较接近。中国的历史书也说吉尔吉斯人非狼种。 后来,有部份部落迁徙至今日西伯利亚南部,并从6世纪至8世纪于叶尼塞河沿岸定居,成为突厥汗国的一份子。吉尔吉斯人后来在840年攻灭回纥,建立汗国。他们有自己的可汗,名为阿热(牙帐在阿巴坎河西)。阿热以下有丞相7人、都督3人、职史10人、长史15人、将军、达干(答剌罕)。在蒙古帝国崛起之前,他们一直扩张,版图直达今日的图瓦共和国。在吉尔吉斯汗国崩溃后,退回叶尼塞河。被辽朝和西辽降服,后来和其他林木中百姓被蒙古降服,归属中央汗国,划为九个千户,在1270年置断事官。元朝时,吉尔吉斯人已懂农业,在叶尼塞河上游为元军屯垦。有趣的是,哈萨克人一直把吉尔吉斯人作为同类,也是阿拉什的子孙,因此有吉尔吉斯哈萨克是一家的说法,在玛纳斯史诗,哈萨克汗一直是玛纳斯的同盟,他们在十一世纪已断断续续与钦察人交流。他们后来成为黄种人因大量汉人与蒙古人入益兰州。
18世纪,今日的吉尔吉斯地区分别是准噶尔蒙古(北部)及浩罕汗国(南部)的势力范围。准噶尔人为了避免与俄罗斯冲突,把他们从叶尼塞河迁移到天山一带。到康熙帝平定准噶尔蒙古之后,浩罕向大清帝国称臣,整个地区都进入了清朝的势力范围内。19世纪20年代,浩罕势力扩张,整个吉尔吉斯地区都成为了浩罕汗国的一部份(马、冯,2000,154-155页)。1854年,沙俄着手入侵浩罕汗国,并透过各种外交手段逼使清廷承认中亚地区各藩属的独立地位。1876年,浩罕亡国,整个吉尔吉斯地区都落入了沙俄的手里(马、冯,2000,157-159页)。沙俄的统治,引发不少反抗,但亦有不少人决定离开现居地,迁入帕米尔高原及阿富汗;但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清廷对国内回民的压逼,使陕甘宁地区的回民北迁至今日楚河沿岸,成为今日东干人的祖先。1916年沙俄对反抗运动的镇压,使不少吉尔吉斯人从中亚迁徙至中国。
1918年,苏联成立。1924年,中亚地区实行民族划界,今日的吉尔吉斯建立起喀拉吉尔吉斯自治州,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份子。在沙俄时期,今日的吉尔吉斯人被称为“喀拉吉尔吉斯”,而“吉尔吉斯”这名称却是今日哈萨克人的称呼(马、冯,2000,143页)。1925年正名为吉尔吉斯自治州,到1926年又再升格为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36年12月5日,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正式成立,成为苏联的联邦成员。
从1920年代开始,吉尔吉斯无论在文化、教育及社会制度都有长足的改进,使经济及社会快速增长。文化的普及,使国内开始对语言规范化的要求。1924年,吉尔吉斯采用阿拉伯字母来书写他们的语言,到1928年又改用拉丁字母。1941年,斯大林执政期间,吉尔吉斯的传统文化被压制,并被强逼改用西里尔字母。
19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和政治改革的新计划起初对吉尔吉斯的政治气候无太大的影响。然而,对于作家的联盟(Union of Writers)来说,共和国的杂志报纸被允许采用一个比较自由的态度,并且建立一种新的吉尔吉斯言论自由(Literaturny Kirghizstan)。 非正式的政治上的团体是被禁止的,但是在处理1989年出现的一个尖锐的住屋危机时,一些团体被允许运作起来。
1990年6月,乌兹别克族和吉尔吉斯族在乌兹别克族占大多数的奥什(Osh)州爆发民族冲突。 暴力的敌对跟着发生,以致紧急和宵禁的状态被实行,并且持续到1990年8月秩序恢复。
1990年代初期的转变对吉尔吉斯影响甚大而吉尔吉斯民主运动 ( 吉尔吉斯民主的运动 (KDM)) 亦发展成为于国会重要的政治力量。在一场令人心悬的胜利后,阿卡耶夫(Askar Akayev),吉尔吉斯科学院的院长 ,在1990年10月被选为总统。1991年1月,阿卡耶夫组成了新的政府,当中由一些年轻、立志改革的政客被任命,并构成主要结构。在1990年12月,吉尔吉斯最高苏维埃议会(Supreme Soviet )投票同意将国名由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自治州换成吉尔吉斯的共和国。 (在1993年,它正式改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并将原首府伏龙芝恢复原名比什凯克市(英文译名:Bishkek),并定为首都。
尽管有独立的倾向,其实经济看起来已与苏联开始对抗。1991年3月在一个关于是否保留在苏联的一个公民投票中,88.7% 的选民核准了一份提议,做为一新联邦继续保留在苏联内。
1991年8月19日,该州紧急状态委员会(SCSE) 借助莫斯科方面的力量,计划尝试在吉尔吉斯罢免阿卡耶夫。在计划失败后的一个星期,阿卡耶夫和副总统库兹涅托夫宣布了退出苏联共产党(CPSU), 辞去书记一职,并将整个政府机构解散。受其影响,紧接着在8月31日的最高苏维埃议会投票中宣布脱离苏联独立。吉尔吉斯语在1991年9月替换俄语被宣布为官方语言。(不过在2001年12月,透过一个宪法的改案,将俄语重新给予官方语言的地位)。
地理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东北部的内陆国,边界线全长约4170公里,面积为19.99万平方公里。北和东北接哈萨克斯坦,南邻塔吉克斯坦,西南毗连乌兹别克斯坦,东南和东面与中国接壤。境内多山,素有“中亚山国”之称。全境海拔在500米以上,其中90%的领土在海拔1500米以上,1/3的地区在海拔3000~4000米之间,五分之四是重山叠峦的山地,群山之中雪峰谷地错落成趣,风光如画。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阿赖山脉绵亘于中吉边境。胜利峰为最高点,高达7439米。低地仅占土地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费尔干纳盆地和北部塔拉斯河谷地一带。这种高山地形使该国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在它境内有6个水力发电站,向邻近的几个原苏联共和国提供电力。高山地形也为多种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吉尔吉斯斯坦动植物品种繁多,植物达4000种左右,有“山地绿洲”的美称。南部有上千年的桃木林,山中有珍奇动物马鹿、马熊、猞猁、雪豹等。主要河流有纳伦河和楚河。
气候
吉尔吉斯斯坦属大陆性气候。大部分谷地的平均气温1月份为-6℃,7月份为15~25℃。年降水量中部为2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坡为800毫米。地处东部崇山峻岭中的伊塞克湖水面海拔高度1600余米,面积6320多平方公里,在世界高山湖泊中水深数第一、集水量第二。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是远近弛名的“热湖”,有“中亚明珠”的美誉,是中亚地区旅游疗养的胜地。湖区气候宜人,水光山色美不胜收。湖泥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治疗多种疾病。
政治
属政教分离的世俗国家。政治上推行民主改革并实行多党制。第一任总统阿卡耶夫(1990年11月—2005年3月)执政时期政治上推行民主改革,经济上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方针。2005年春,吉发生非正常政权更迭,阿卡耶夫被迫下台,反对派领导人、前总理巴基耶夫同年7月当选新一届总统。2009年7月23日,巴基耶夫连任成功。2010年爆发“4·7”革命,巴基耶夫政权被推翻,以奥通巴耶娃为总理的临时政府宣告成立。6月27日,吉全民公投通过新宪法,国家政体改为议会制,奥通巴耶娃出任过渡时期总统。
2011年10月30日,吉举行总统大选,过渡时期政府总理阿尔马兹别克·阿塔姆巴耶夫在首轮投票中以62.52%的得票率当选总统,任期六年。
2017年10月15日,吉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11位候选人参选,全国登记选民300万,约169万参加投票。社民党候选人、前总理索隆拜·热恩别科夫(С.Жээнбеков)在首轮投票中以54.77%的得票率获胜,当选新一届总统,任期六年。
宪法
1993年5月5日,吉议会通过独立后第一部宪法,规定吉是建立在法制、世俗国家基础上的主权、单一制民主共和国,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此后,宪法几经修改。2010年“4·7”革命后,吉成立临时政府。5月,临时政府公布宪法草案,6月27日举行全民公投通过了新宪法。根据新宪法,吉政体由总统制过渡到议会制。2016年12月11日,吉举行修宪公投,将总统部分职权移交至政府。
议会
第一届议会于1990年2月25日通过选举产生,1994年9月提前解散。1995年2月,选举产生了由立法会议和人民代表会议组成的新议会。2000年2月,吉选举产生第三届议会,由立法会议和人民代表会议组成。立法会议由60名议员组成,由单一选区和政党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人民代表会议由45名议员组成,实行区域代表制度。2005年议会由两院制改为一院制,议员由105人减少到75人。取消政党比例代表制,全部议员由单一选区选举制选举产生。2007年10月21日,吉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规定议会完全按政党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由90名议员组成;总统指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大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政府。2010年“4·7”革命后吉议会解散。2010年6月27日,吉通过新宪法,国家政体改为议会制,实行一院制,由120名议员组成,任期五年。10月举行第五届议会选举,故乡党、社民党、尊严党、共和国党和祖国党进入议会。2015年10月4日,吉举行第六届议会选举,社民党、共和国-故乡党、吉尔吉斯斯坦党、进步党、共同党、祖国党进入议会。10月7日,社民党、吉尔吉斯斯坦党、进步党、祖国党签署协议,组成执政联盟,社民党议员阿·热恩别科夫当选议长。2016年4月,议会执政联盟解散,阿·热恩别科夫议长辞职,社民党、吉尔吉斯斯坦党、共同党组成执政联盟,社民党议会党团主席图尔松别科夫当选议长。2017年10月,图尔松别科夫议长辞职,吉尔吉斯斯坦党议员朱马别科夫当选议长。2018年4月,吉改组政府,议会第二大党,原反对派共和国-故乡党加入执政联盟。现议会执政联盟由社民党、共和国-故乡党、吉尔吉斯斯坦党、共同党四党组成。
政府
现总理穆哈梅特卡雷·久舍科耶维奇·阿布尔加济耶夫(Мухаммедкалый Дюшекеевич Абулгазиев),2018年4月任职。
司法机构
2010年“4·7”事件前有宪法法院、最高法院和地方各级法院等。“4·7”事件后,宪法法院解散。6月,根据新宪法,宪法法院被撤销。目前最高法院院长为费·贾马舍娃(Феруза Джамашева),总检察长为库·巴伊博洛夫(Кубатбек Байболов)。
政党
目前,在吉司法部正式登记注册并开展活动的政党有140余个,其中主要有:
(1)吉尔吉斯斯坦社会民主党。1994年12月重新注册,现有党员约5万人。创建者多为知识分子,旨在吉建立真正的民主法制社会,主张三权文明分工、积极合作。行为准则是民主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民主进程,提倡人文、发展和自由。该党现为议会执政联盟成员之一,在议会中占有26席,并占据政府众多要职。党主席为阿·阿塔姆巴耶夫(А.Атамбаев)。
(2)“故乡”党。2007年12月奥通巴耶娃联合当时的其他三个反对党创立该党,意在参加2005年议会选举。该党政治基础在吉南方。2010年10月议会选举该党获得8.89%的有效选票,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在议会占28席。12月加入多数党执政联盟。现任党主席为卡·塔希耶夫(К. Ташиев)。
(3)“尊严”党。1999年8月注册,现有党员3万多。信条为尊严、秩序和安康。主张建立真正的法制、民主国家,保障人民安全和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权利与自由,恢复人们的自信、自尊,复兴民族文化遗产,反对带有政治色彩的宗教极端主义。支持议会制改革。该党现为议会反对党,在议会占25席。现任主席为吉前总理菲·库洛夫(Ф. Кулов)。
(4)“阿塔-梅肯”(祖国)党。1999年12月16日注册,现有党员2千余人。该党宣称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代表全民利益,主张妥协和相互接纳。该党现为议会反对党,在议会占18席。党主席为奥·捷克巴耶夫(О. Текебаев)。
(5)“共和国”党。2010年成立。主张促进地方发展,建设独具特色的富强国家;反对家族专制,主张建立“法律至上”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国家,并为此建设一支年轻、廉洁的干部队伍;通过优惠贷款、技术支持等促进农牧业生产,为商品销售提供便利条件;加强文化建设,实现公民间关系良性互动,最终实现社会总体进步;对外加强合作,加大引资力度,在平等、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欧亚经济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合作。该党2010年10月进入议会,12月加入多数党执政联盟,在议会现有23席。党主席为奥·巴巴诺夫(О. Бабанов)。
重要人物
萝扎·奥通巴耶娃 ( Роза Отунбаева ),过渡时期总统。1950年8月23日出生,吉尔吉斯族。1972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哲学系。1975年获哲学副博士学位。1975-1981年从事教师工作。1981-1986年担任吉共列宁区委员会书记、吉共伏龙芝市委员会主任。1986-1989年任吉外交部长,吉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89-1991年任苏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事务委员会责任秘书、主席。1992年1月起任独立后主管外交事务的副总理兼外交部长。1992-1994年任吉驻美国和加拿大特命全权大使。1994-1997年再次任外交部长。1997年7月-2002年5月任吉驻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特命全权大使。2002-2004年任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任务副代表,负责调节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冲突。2005年3 -6月再次履行外交部长职务。2007年起加入吉社会民主党,2008年成为该党副主席。2009年11月-2010年4月任社民党领袖。2010年“4·7”事件后担任吉临时政府总理。2010年6月27日,经全民公决投票,正式获得过渡时期总统职权,任期到2011年12月31日。通晓吉尔吉斯语、俄语、英语、德语。离婚,有一子一女。
艾哈迈德别克·克尔季别科夫 (Ахматбек Кельдибеков ),议长。1966年6月15日生于奥什州。经济学副博士。吉尔吉斯共和国功勋经济学家。1990年毕业于沃罗涅日工学院。1999年毕业于吉国立民族大学干部进修学院。1984-1986年在苏联军队服役。1990-1992年在吉科学院“脉冲”研究所任工程师。1992-1993年任吉科学院机器制造研究所副所长。1993-1994年任吉经济与财政部工业发展处首席专家。1994-2002年在吉财政部任职,其中2001-2002年任吉财政部副部长。2002-2005年任吉社会基金主席。2005年3月当选吉第三届议会议员,任议会预算与金融委员会主席。2008-2009年任吉税收委员会主席。2009-2010年任吉政府税务局局长。2010年10月当选吉第五届议会“故乡党”议员。2010年12月7日当选吉第五届议会议长。
阿尔马兹别克·阿塔姆巴耶夫(Алмазбек Шаршенович Атамбаев),总理。1956年9月17日出生于楚河州,吉尔吉斯族,高等学历。1980年毕业于莫斯科管理学院。1980-1981年在吉通讯部任工程师。1981年在吉第四道路运营局任总工程师。1983-1987年在吉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任不同职务。1987-1989年任五一镇区执委会副主席。1989-1997年任“弗鲁姆”科技公司经理。1997-1999年任吉汽车股份公司总经理。1999-2004年任“弗鲁姆”工业集团董事长。2004-2005年任吉汽车股份公司董事长。2005-2006年任吉工商业与经济发展部代理部长,部长。2007年3-11月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理。2010年4-7月吉临时政府第一副主席。2010年11-12月吉议会议员,社会民主党主席。2010年12月20日起任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理。
经济
国民经济以多种所有制为基础,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主要生产原材料。
独立初期,由于同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传统经济联系中断,加之实行激进改革,经济一度出现大幅下滑。近年来,吉调整经济方针,稳步渐进地向市场经济转轨,推行以私有化和非国有化改造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针对本国国情,吉制订了2000-2010年发展战略,将发展旅游业和扶持中小企业列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方向。
2005年“颜色革命”影响了吉经济发展。2005-2009年,吉政局逐渐趋于稳定,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国民经济取得较快发展。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吉经济增速减缓,但没有出现剧烈波动。2010年吉发生“4·7”事件,受国内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又出现下滑。
虽有许多来自西方,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助,独立后的吉尔吉斯经济困难重重。一开始,苏联贸易集团解体使市场萎缩,阻碍了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政府紧缩开支,取消了大部分价格补贴,开征增值税。在每一方面都表现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决心。通过稳定经济和改革,政府试图建立可持续增长的经济模式。经过改革,吉尔吉斯还于1998年12月20日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苏联解体造成广大市场丧失,严重地影响了吉尔吉斯经济。1990年,98%的吉尔吉斯出口产品是输往苏联的其他地区。所以在90年代前夕,吉尔吉斯经济比其它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都差,仅好于陷入战争的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塔吉克斯坦。近年来,经济有所好转,但尚难以保持稳定的财政收入,也无法提供足够的社会保障。
吉尔吉斯斯坦以农业为经济支柱。90年代前期,私营农业的产品占了总收成的1/3到1/2。2002年,农业占GDP总量35.6%,并吸收了一半就业人口。吉尔吉斯境内多山,适于畜牧业发展,这是吉尔吉斯最重要的农业活动。主要作物包括小麦、甜菜、棉花,烟草,蔬菜及水果。羊毛、肉和奶制品也是主要的农产品。
农产品加工是工业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资也有很大吸引力。吉尔吉斯有丰富的矿藏,但缺乏石油和天然气,这两样都需进口。该国的煤、金、铀、锑和其他稀有金属的储量也很大。冶金是吉国重要的工业部门,政府希望能吸收外资,积极鼓励外方提炼和加工黄金。由于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境内的山区地形,吉国可将水力发电形成的大量电力出口到国外。吉尔吉斯的主要出口产品是有色金属和矿石、羊毛制品和其他农产品、电力和一些工程产品。进口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化学产品、大部分机械、木材、纸制品、一部分食物和建材。
根据吉尔吉斯国家统计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按生产法计算,2018年全年吉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571.133亿索姆(约合80.93亿美元,2018年全年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换68.84索姆),同比增长3.5%。2018年,吉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服务行业等发展的拉动。若不计“库姆托尔金矿”产值,吉国内生产总值为5091.404亿索姆(约合73.96亿美元),同比增长3.5%。
【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有黄金、锑、钨、锡、汞、铀和稀有金属等。其中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独联体第一位,锡产量和汞产量居独联体第二位,水电资源在独联体国家中居第三位。
军事
1992年5月,吉接管前苏联驻扎在其领土上的军队,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由陆军和空军组成的本国军队,总兵力约1.5万人。现任国防部部长阿·库代别尔季耶夫(Абибилла Кудайбердиев)。国家边防总局局长为扎·季列诺夫(Закир Тиленов),边防总局于2009年11月由比什凯克迁往奥什市。5月29日为吉建军节。
教育
全国共有各类学校近2200所,在校生共计约108万,教师约7.2万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80多所,在校生约4.3万人。高等院校49所,在校生约25万人。著名高校有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吉美中亚大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吉俄斯拉夫大学、奥什大学等。
文化
《玛纳斯》与玛纳斯村
《玛纳斯》吉尔吉斯族(我国称克尔克孜族)人们集体创作、世代口头流传的一部英雄史诗。史诗颂扬了传说中的英雄玛纳斯及其子孙率领克尔克孜人抗击外来侵略者的英雄业绩。关于其起源,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产生于公元9世纪,后经世世代代人民群众的加工、创造,不断充实,篇幅不断扩展。目前世界上的《玛纳斯》唱本中,我国新疆阿克齐县的居素甫?玛玛依的唱本最为宏伟,有8部、20多万行,相当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14倍。史诗情节完整,风格浑朴,气势雄浑,是吉尔吉斯人们的骄傲,同时堪称世界史诗宝库中的精品。1995年8月26日-30日,吉尔吉斯举行了隆重的庆祝《玛纳斯史诗》1千年活动,共有5国元首、几千名来宾参加了庆典。我国国家民委副主任任文精一行5人参加了上述活动。
玛纳斯村是吉尔吉斯专门庆祝《玛纳斯史诗》1千周年而修建的一组建筑群的统称,1995年8月27日竣工,共耗资3900万索姆(按当时比价约合380万美元)。是按想象中玛纳斯时代吉尔吉斯人城堡的样式修建的。它位于吉首都比什凯克市内、伊塞克湖宾馆后院,距市中心??总统府约15分钟车程,处于由市中心至国宾馆的必经之路上。占地面积约1公顷,几乎全部用精选石料建成。建筑设计别致,将现代建筑艺术与吉民族一些具象征意义的造型如鹰、山羊等融合在一起,其间塔楼、回廊、小桥、毡房等起伏错落,相应成趣,颇有韵味。目前已成为比什凯克市一重要景点,也是外国来宾在吉首都参观的首选项目。村内一隅专供外国元首来访时在此植树留念,迄今已有印度前总理拉奥、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和乌兹别克总统卡里莫夫在此植树。江泽民主席也曾在此种下象征友谊万古常青的天山云杉。
新闻出版
吉主要报刊有:《比什凯克晚报》、《吉尔吉斯斯坦言论报》、《吉尔吉斯斯坦共青团真理报》、《首都新闻报》等。
主要通讯社是吉尔吉斯斯坦“卡巴尔”国家通讯社,私营通讯社有“Akipress”通讯社、“24小时”通讯社和“吉尔吉斯新闻”通讯社等。
主要广播电台有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广播电台,于1931年建台,用七种语言(吉、俄、英、东干、德、乌兹别克和维语)广播,每天播音时间为18小时。
主要电视台有: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电视台,于1958年建台,节目用吉语、俄语播出,每天播出时间为18小时。此外,还有“第5频道”、“金字塔”等几家私营电视台。
外交
吉尔吉斯斯坦奉行平衡、务实的外交政策,以邻国、周边国家为重点。